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认证 -> 正文

榜样引领|历史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经验分享(一):郑金伶

时间:2025-10-05 浏览量: 编辑: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们文旅学院历史学专业首次进入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的决赛。在今年的比赛中,我以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十一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为初赛授课内容。在此向各位学弟学妹分享一下我的备赛经历和收获感悟。

一、前期准备:在海量文献中探寻原创方向

当确认自己被学院选中参加第十四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时,大赛的严肃性瞬间扑面而来——所有准备工作都需从零开始,进行原创性设计,这对我而言无疑是一场艰巨的挑战。为了让设计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在孙浩老师的指导之下,我前后阅读了几十份优秀教学设计与权威学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试图从学术前沿研究新动态和教学实践案例中汲取灵感。可即便付出了大量时间,直至八月份,我的设计思路仍在反复修改,完整的逻辑链始终无法顺畅衔接。那段时间,自我怀疑如潮水般涌来,甚至多次萌生放弃的念头,但郧阳中学魏楚楚老师的殷切关心、自己对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执着追求,又像一双有力的手,推着我在迷茫中继续前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二、课件打磨:在细节雕琢中苛求完美

随着赛事推进,在聂新老师的严格审查之下,课件打磨环节让我深刻体会到 “细节决定成败”。从课件标题中每个词语的选用,到内容版块的逻辑排布,每一处都需反复推敲:一个词语是否存在歧义、一个案例是否贴合教学目标、一个数据是否准确无误,都要经过多轮验证。不仅如此,文档格式的规范、PPT 风格的统一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小到字体大小、行距设置,大到配色方案、图表呈现,都要严格遵循赛事标准,常常为了一处细节的优化,熬夜修改到凌晨。这个过程虽枯燥繁琐,却让我逐渐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也让我明白,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不仅要内容扎实,更要在细节处彰显专业水准。

三、视频录制:在千锤百炼中突破自我

正式录课阶段,对教学仪态与表达的锤炼达到了极致。面对镜头,我的每一步步伐的大小、每一个站姿的调整、每一次语气的起伏,都要经过千百次的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与习惯反射。刚开始录课时,我总会因镜头的注视而紧张,出现语气僵硬、肢体不协调的问题,一段几分钟的教学内容,往往要反复录制几十次才能达标。为了克服紧张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着镜子练习站姿与手势,对着同学模拟授课语气,甚至将录制过程中的问题逐一记录,针对性地改进。在学院的全力支持、文雨欣老师的耐心指导、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我最终顺利完成了录课任务。这场 “持久战” 不仅让我的教学表达更加自然流畅,更让我在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回顾整个参赛过程,我收获的不仅是赛事经历,更是愈加坚韧的心态、更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自然的教学表达方式。而那句一直激励我的《中国革命史论》中的名言 ——“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也成为了我这段经历的最佳注脚。于师范生而言,每一次赛事挑战都是一次 “革命”,是对自我能力的突破,是对专业素养的革新;唯有勇于直面挑战、主动突破舒适区,才能摆脱能力的 “停滞” 与 “腐败”,在不断磨砺中实现成长,收获属于自己的 “平和” 与进步。

图为历史学2201班郑金伶参加湖北省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的初赛录课现场